咨询热线

15614103871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核酸杂交技术于海水养殖疾病诊断之用

核酸杂交技术于海水养殖疾病诊断之用

更新时间:2025-05-2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9

摘要

本研究针对海水养殖常见病原,构建基于威尼德 VH 系列分子杂交仪的核酸杂交检测体系。通过优化杂交条件,对比传统方法,验证该技术对白斑综合征病毒等病原的检测效能。结果显示,体系特异性达 98.7%,检测下限低至 10³ 拷贝 /μL,为海水养殖疾病精准诊断提供高效解决方案。

一、引言

随着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,病原微生物感染(如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HHNV 等)频发,严重威胁产业安全。传统检测方法(如 PCR、组织病理学)存在耗时久、假阳性率高或依赖主观判读等局限,亟需精准高效的分子诊断技术。

核酸杂交技术凭借特异性强、通量高的优势,在病原基因检测中潜力显著。威尼德 VH 系列分子杂交仪(含 VH-2000 基础型、VH-2000C 圆周运动型、VH-2000S 翘板运动型)搭载智能温控系统与多模态运动平台,配合紫外交联模块,可实现从核酸固定到杂交检测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。本研究以海水养殖典型病原为靶标,探索该技术体系在疾病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,为基层实验室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。

二、实验部分

(一)实验材料

  1. 样本来源收集某沿海养殖场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、鳃组织样本 200 份,同时采集健康虾组织 50 份作为阴性对照。所有样本经无菌处理后,液氮速冻并于 - 80℃保存。

  1. 靶标基因选取 WSSV 的 DNA 聚合酶基因(450bp)、IHHNV 的衣壳蛋白基因(380bp)作为检测靶标,合成digaoxin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(由某生物公司定制,经 HPLC 纯化)。

  1. 主要仪器

  1. 试剂与耗材

(二)实验方法

1. 核酸提取与纯化

2. 核酸固定与膜制备

3. 预杂交与封闭处理

4. 核酸杂交反应

5. 梯度洗涤与信号检测

6.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

三、结果与分析

(一)设备性能验证

  1. 温控系统精准VH-2000S 型分子杂交仪在 65℃杂交过程中,腔体各监测点温度波动≤±0.3℃,3 分钟内达到设定温度并维持均匀性(最大温差 0.4℃),显著优于传统水浴摇床(温度波动 ±1.8℃,均温时间 > 15 分钟),避免因温度不均导致的探针错配。

  1. 多模式运动效率翘板运动模式使杂交液与膜表面接触面积增加 30%,探针扩散速率提升 20%(通过荧光探针实时监测);圆周运动在预杂交阶段加速封闭剂均匀分布,较静态孵育缩短 40% 处理时间。紫外交联模块 25 秒完成核酸固定,效率为传统烘烤法(2 小时)的 24 倍,且能量分布标准差 < 5%,确保膜上 DNA 交联密度一致。

(二)杂交检测效能

  1. 特异性与敏感性实验组对 WSSV、IHHNV 的特异性信号灰度值分别为 1850±92、1680±78,显著高于对照组(1420±120、1310±115,P<0.01);阴性样本无阳性条带,特异性达 98.7%(200 份样本中仅 2 份假阳性)。检测下限经梯度稀释验证,可识别 10³ 拷贝 /μL 的病原 DNA,较传统斑点杂交法(10⁵拷贝 /μL)提升 100 倍。

  1. 实际样本检测效果对 200 份临床样本检测,实验组检出 WSSV 阳性 35 例、IHHNV 阳性 22 例,与荧光定量 PCR 结果(金标准)符合率达 96.3%;对照组因温度波动导致 4 例假阴性、3 例假阳性,符合率 89.5%。此外,威尼德设备支持 24 块酶标板同时运行,单批次可处理 2304 个样本,检测通量较手工操作提升 10 倍以上。

  1. 操作便利性与成本脱脂奶粉封闭液无需复杂变性处理,配合设备的自动化程序,从样本处理到结果判读全流程可在 24 小时内完成,较传统方法节省 40% 时间。试剂成本方面,单样本检测消耗约 15 元,为进口试剂盒的 1/3,且避免了动物源性封闭剂的污染风险。

(三)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

本研究构建的威尼德核酸杂交体系,通过智能温控与多模态运动的协同优化,解决了传统杂交技术中温度不均、探针结合效率低的问题。翘板运动促进膜表面液体动态交换,减少探针聚集;精准温控保障退火温度严格匹配,降低非特异性结合。紫外交联模块的高效固定功能,避免了核酸降解风险,尤其适合现场快速检测。

在海水养殖场景中,该技术可实现多种病原的高通量筛查(如同时检测 WSSV、IHHNV、副溶血弧菌),配合便携式 VH-2000 基础型设备,有望开发为养殖场现场诊断平台。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多重探针标记技术,结合微流控芯片,实现多病原同步检测,为疫病预警与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。

四、结论

基于威尼德 VH 系列分子杂交仪的核酸杂交技术,在海水养殖疾病诊断中展现出的特异性、敏感性与操作便利性。设备的智能温控系统、多模态运动模式及紫外交联模块,构建了从样本处理到信号检测的全流程标准化平台,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的效率与精度瓶颈。该技术不仅适用于病原基因检测,还可拓展至耐药基因筛查、种质资源鉴定等领域,为现代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分子诊断工具。

参考文献

1. 雷质文,史成银,张立敬,等.白斑综合症病毒(WSSV)的宿主调查[J].海洋与湖沼.2002,(3).DOI:10.3321/j.issn:0029-814X.2002.03.005 .

2. 崔俊,董婧,燕惠卿.放流增殖对虾病毒检测报告[J].水产科学.2002,(4).40-41.

3. 徐洪涛,朴春爱,杨朵,等.PCR方法制备digaoxin标记DNA探针检测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[J].病毒学报.2000,(1).DOI:10.3321/j.issn:1000-8721.2000.01.016 .

4. 雷质文,史成银.PCR法制备digaoxin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(WSSV)[J].青岛海洋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.2001,031 (2).201-204.

5. 王建平,申屠基康.养成期对虾HHNBV的初步研究[J].浙江海洋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.1999,(2).171


Baidu
map